月度归档:2017年02月

成为一个有目标的学习者

我一个好朋友,他在一家国内较大借贷平台做前端工程师,每天五点起床,早早的到公司,开始读一些经典的前端类的书籍。起的这么早的动力是觉得自己还没能够掌握前端的很多细节,真正在做开发的时候,依然会忘记之前看到过的东西,总是下意识的告诉自己:『可能我还处在入门水平』。

长此以往,起的越来越早,中午同事休息联机玩儿手游的时候,也不放过时间去看书,压力也随之变大。开始否认自己在转行前端之前的时光,感觉都被浪费掉了似的,越是如此,越是无法挣脱,逐步的走到死胡同中,彷徨,痛苦。

他很痛苦,希望我能提些自己的看法。

我想,很多人都曾有过这种时光。就好比高考前的各种模拟试题一样,总有一种人,喜欢在做模拟试题前,把整本书都先过一遍。这样真的有意义吗?我认为回报是很小的。因为你定了一个有些迂回和逃避性质的目标。当入门阶段已经走过以后,你没有必要再从头开始,这是一个会浪费时间、消耗体力的目标,只会让你丧失学习的动力,因为你不再会有比第一次学会更强的正向反馈了,当你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过了一遍以后,依然无所得,这是多么令人挫败的一个过程啊。

那问题来了,一旦入门后,如何得到一个更有激励性质的正反馈呢?

依然是定一个目标,定一个你从未尝试或达到过的目标,让新的目标去刺激你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,让你对某一个东西、技术产生持续的亢奋,从而无形中成为终生学习者。

对于技术人来说,新的目标可以是做一个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问题的小产品,努力做到 1000 日活,做一个开源项目,努力得到 1000 个 Star,做一个小工具,努力赚到 1000 人民币,做一个小社群,努力拥有 1000 个注册用户,或者开一篇博客,写一个公众号,努力做到 1000 阅读。

这些都是可以成为刺激你的下一个源泉。很多很能折腾的人,总是在持续不断的折腾,就是因为他们总是在不断的接收正反馈,他们在不断的认可自己的过程中。

不要因为别人说一本书好,或是一篇文章,一类技术好,就去学它,其实根本没有必要,因为你学它的动力其实是伪动力学有所用才是可能持续学习的动力,主观的坚持不是可持续的真正动力。

我其实一直是很不主张去读其他人的技术文章,至少大多数技术文章都是对你无益的,读的越多,你越是会产生彷徨和焦虑,感觉自己没有成长,缺少自信。缺少自信的表现是你会恐惧未来遇到的新问题,你还是得大量依赖搜索引擎去读几百篇博客去解决一个问题,你没有自己真正的独立思考,你只解决了一个眼前问题,你没有办法套用到千千万万个问题上,你无法亢奋自己的神经,而产生持续的学习和研究欲望。

大量读别人的文章,其实你也无法得到一个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论,你会滋生思想的懒惰,很多美好的事物和机会,也会和你擦身而过。

有的时候,读其他人的技术文章也会让自己产生一种诡异的满足感,你会感到我貌似很多东西都会,只是有些不熟罢了,真的如此吗?

举个自己的例子,我当初在准备炒股票前,在雪球上读了很多文章,还专门把牛人们分成了一组,感觉自己差不多了,随即开户砸钱进去,但直到真正开始操盘的时候,这种我已经学会了的错觉,让我赔了不少。有时候就跟你看了一百篇某个技术点的技术文章,真的开始写的时候,什么也想不起来,又得打开一篇,照猫画虎做完,却发现崩溃了。WTF。其实你并没有学会。

我主张你去看原始的资料,主张你去读系统的书籍,主张你去研究官方或是优秀项目的源码。这些都是一手资料和优质 Demo。这才是真正的方法论,Google 是不会给你带来安全感的

而且很多复杂的东西,其实很难用一篇博客文章写清楚。越是清楚其中逻辑和原理的人,反而越是很少写技术文章,一来因为这些技术人感觉还有很多东西要研究,复杂问题写起来总是长篇大论,依赖知识也非常多,写起来麻烦。二来,研究到这些复杂东西的人,往往已经掌握了方法论,也不需要读这些文章,非要写一篇文章的话,只用只言片语提及思路,便够了。

如果你在入门阶段,你读什么都可以,如果你想要有些突破,就按上面三条方法来吧,一定让你有所收获,如果你想有更大的突破,那就先给自己定个从未达到过的目标。

最后,花些时间娱乐,不要总是那么紧张,生活也是很大的一门学问。

正如 文明VI 中提到的一句名言:

那些没时间娱乐的人,他们的时间会花在生病上。——约翰 沃纳梅克

爱德华·霍尔 – 语境文化


去年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,书名叫《超越文化》,作者是爱德华·霍尔。他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了跨文化的研究上。

书里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:语境(context of culture)。读的时候觉得很有启发性,随即想分享给大家。

语境是什么?

语境就是双方聊天时,共同了解的信息量大小。举个简单例子:你给一个美国人讲一个中国段子,他必然是听不懂的。因为他没有文化背景,你们没有这部分的共同知识,术语一些来说,就是你们的语境不同

高语境和低语境

爱德华·霍尔将语境分两种:高语境和低语境。

高语境多数是那些文化底蕴很深的国家,比如中国,印度,日本。而低语境普遍是那些多民族国家,如美国,澳大利亚,英国。

文化底蕴越深的国家,越是讲究文化上的约束,礼教的管制。清朝的礼部尚书,那可是从一品的大官,位居九品十八级的第二级,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部长,古时候主管礼仪、祭祀、宴餐、学校、科举等。

而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,想要统一管理美国白人黑人黄种人的文化,简直是件不可能的事情,故而美国一直没有一个叫文化部的部门。如果你去过拉萨或者新疆,你或多或少也会有所体会。

小时候过年摔碎杯子,如果不说岁岁平安,一定是会被父母批的。试想如果你在低语境国家,碎了杯子还要叨咕一阵,对方一定会觉得你很奇怪,也有可能会被误以为是在念咒语。

另外,高语境国家说话更委婉,有时甚至用表情,动作,眼神来传递信息,因为大家相互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共有文化,传递信息的方式从语言升级到了文化暗示。

而低语境国家,由于民族多样性,以及人群的高流动性,导致在发展的过程中,积累的共同文化相对较少,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依旧来自语言。情感会更外露和直白(含蓄了对方可能会搞不明白)。

所以很多做翻译人员在翻译中国文字的时候很痛苦,因为中国话总是旁敲侧击,充满暗示,如果直白的翻译给低语境文化的听众,对方会非常迷茫。

高语境的国家,更注重团体和谐,更考虑团队对方的感受,也更在意自己不会被边缘化。日本就是这种语境的典型,每天即便活儿再少也要努力安排到下班,如果其他同事要加班,自己也会把活故意留一些到晚上,陪着同事一起加班,即便觉得部长挺好的,也会在同事聚餐上,和同事们一起道部长的不好。

而在低语境国家,更多的是以任务为中心(Task Centered),这也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一大来由。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感受,就是老外很喜欢用日历来安排自己的事务,而且往往井井有条,而中国日历类的 App,却很难习惯的用起来。

在高语境中,听得一方往往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和责任。而低语境双方责任较为平等。想想每次人大会议结束后的种种解读你或许能够有所感觉。

低语境国家更容易产生民主制度,而高语境国家更容易产生民族主义

为什么高语境文化难以输出

中国前几年一直在提:“弘扬中国文化,防止文化入侵”。在我看来其实文化入侵是不可避免的事情。低语境文化天生就具备传播性,因为他更为直白,且不需要听众需要额外的知识。

高语境文化可以轻易理解低语境的语言部分,尽管会有些文化上的难以适应,比如老外经常把我爱你挂在嘴上。但是低语境文化,可能连理解高语境文化都很难做到。你能想象到老外看到甄嬛传里一个 Queen 在拿着针扎布偶娃娃时候的一脸懵逼吗?

其实有时候想来,很多文学类国际大奖并不公平,多数都是更偏袒低语境文化的。

低语境好还是高语境好

这个很难笼统的说谁优谁劣。从文化角度来看,高语境更具有沟通效率,但从执行事务的执行角度来看,似乎低语境更容易把每个环节做的更好,从事人员的方向不会被被类似高语境的暗示所迷惑,而误入歧途。

懂得语境,减少犯错

其实我们生活的周围,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人,一类是偏高语境者,另一类是偏低语境者。在与不同类型的人沟通的时候,一定要更注意言行,防止对方产生误解,双方出现矛盾。当然做产品也是。

以上都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,如果有错误或者待商榷的部分,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发起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