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tion

我对 Notion 的思考

在我看来,Notion 做对了三件事情。

1) 多元的数据结构支持

2008 年发布的 Evernote 开启了人们对 “记录” 需求本身的数字化和结构化管理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信息的爆炸,用户日常接触的数据结构开始不断的多样化。看板、日历、Twitter Feeds、PDF、外部存储、Table 等等。Evernote 底层支持无法满足数据结构的多样性,更无法满足数据的动态变化。

Notion 底层技术创新,是基于 Block 的细粒度的数据结构设计,平台化的外部数据结构嵌入,数据动态性的支持。它不像是记录,而像是一个数字化的白板。

2) 聚焦小团队协作(Team)

在 Notion 出来之前,工具本身只有服务个人(Personal)或服务企业(Enterprise) 两种定位。个人的定义为 1,企业的服务是100+。而目前的商业环境下,小团队变大越来越困难,公司结构中的腰部企业数量开始膨胀,而 Team 维度的企业诉求必然和 Enterprise 维度的诉求有所差异。Notion 抓住的是团队(Team,1-100)对工具的诉求。

3)支持灵活工作流

Team 级别的公司,业务灵活,工作流程频繁变化,成熟的企业级(Enterprise) 产品(如 Saleforce,Workday)往往服务业务更稳定的工作流场景。而 Notion 打造的乐高式设计模式更适应 Team 的多变诉求。

一些瞎想

Notion 在目前服务的客户,看起来是头部 CRM/HRM/KANBAN 等等的长尾用户,但这个长尾用户群,目前的寡头垄断的趋势来看,规模在不断的增长。

或许比较好的路径,会是类似 GitHub 的发展路径,开放App Marketplace,解决 Team 的定制化诉求,牢固自己在 Team 工作流上下游中的位置,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基于文字的白板级 Hub。同时寻找从自己平台中成长起来的 Enterprise 的机会。

Notion 本身是一个 Personal App + Team App,单从 Notion 目前服务的个人用户维度来看,Notion 个人用户的数据积累会成为更动态的数据标签。当年 Salesforce 和 Microsoft 竞争 LinkedIn,拿到的是一个人低频变化的身份信息,是精准广告的优质 Meta data。而 Notion 拿到了一个人动态的所思所想,目前的智能推荐时代,Notion 的内容可能会是推荐时代更优质的训练数据。

我对 Notion 的思考》有3个想法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